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出境游市场如何?报告显示中国用户春节十大出境游目的地,亚太占七席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内旅游市场逐步开放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居民选择出境旅游。纵观近几年出境游客的比例数据,中国居民占据比例较大。我国作为客源输出大国之一,出境旅游是我国居民较为受欢迎的形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告显示中国用户春节十大出境游目的地,亚太占七席
12月10日,Airbnb爱彼迎发布的中国数据显示,与元旦等年末假期相比,中国用户对春节假期出境游的搜索热度猛增近3倍,十大出境游目的地分别为日本、泰国、新西兰、挪威、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亚太目的地占七席。
国民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态势,从经济面上保障了出境旅游市场的持续复苏和未来发展。人口是旅游需求的基础,也是出境旅游需求的基础。我国自1995年以来一直处于人口年龄结构红利期,有利于保障出境旅游市场的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会激发人民的旅游需求,有利于出境旅游的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在持续改善,持续消解曾经的空间障碍,为出境游提供便利条件。
为了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众多目的地国家进一步放宽对中国居民的签证,简化签证手续,启用电子签证,缩短办理时间,使入境更便利。
2023年旅游行业强势复苏的一年,被压抑三年的出游需求得以释放,旅游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掀起国民出游新热潮。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48.91亿,比上年同期增加23.61亿,同比增长93.3%,涨幅明显,恢复至2019年(60.1亿人次)的81.38%,国内旅游市场复苏加速。
2023年,受出入境旅游政策的优化、居民出境游意愿的增强、入境旅游供应链的重建与修复等多重积极因素的叠加推动,我国出入境旅游步入有序恢复新通道。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3-2024)》,2023年,出境旅游人数超过 8700万人次。全年我国出境游呈现:以港澳近程出境目的地为主导、高学历及年轻化游客成为出境游主流、中等收入群体及一二线城市的游客出游态度更加积极等特点。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就市场需求而言,国民出境旅游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均已发生变化。一方面,经济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复苏的重要因素。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失业率上升的情况下,我国部分居民或暂缓出境旅游计划,或转向国内旅游,或压缩出境旅游消费。另一方面,人们的出游意愿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健康、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感知更为敏感,更加关注旅游消费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美国一家互联网数据机构近期发布的一项名为“Travel 2040”的研究报告称,预计包括中国、美国等在内的极少数国家将在未来 15 年内主导全球国际旅游市场。
英国《旅游评论》网站11月24日报道,正如预期的那样,未来几年内中国市场的国际旅行者数量将领先其他国家,仅2024年1月至7月,中国出入境人员即高达3.41亿人次,同比增长62.34%。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动能和居民出境游意愿的增强,亚太地区的国际旅游复苏节奏有望明显加快。未来热门出境游目的地仍将集中近程地区,游客的年轻化趋势明显。
在此背景下,我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恢复并非简单地回归到原有的格局,而是需要以动态眼光和系统思维加以审视。
想要了解更多出境游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