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回首-2024债市年终盘点】:地方债发行创新高 化债路修远且慢行

小微 2024年12月25日 阅读:34556

【“债”回首-2024债市年终盘点】:地方债发行创新高 化债路修远且慢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5日电(王菁)2024年还有6天将画上句号,随着湖北省391.28亿元四期地方债的招标工作在25日结束,地方债今年的发行计划“完美收官”,超9万亿元地方债已经完成发行。

  展望2025年,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基本面平稳修复基调不变,仍存在民间投资增长缓慢、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为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目标,需保持地方债供给规模适度扩容,提升专项债精准落实效果,严抓项目全周期监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以期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推动经济持续复苏发挥更大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年末两个月,作为本轮增量财政举措排头兵,2万亿隐债置换专项债额度分配与发行率先落地,推动地方政府将工作重心逐步从化债化险转移到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上来,释放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平稳增结构调整。

  成本降低、期限拉长、”——超9.7万亿地方债发行量同比4.89% 平均发行利率降约50BPs

  12月25日,湖北省391.28亿元四期地方债的招标工作结束,地方债2024年发行计划“完美收官”。

  据财政部预算司最新统计数据,2024年1-10月全国各地共发行73,882亿元地方债;据新华财经25日统计,11月和12月分别发行13,141.09亿元和10,912.70亿元地方债(保留小数点后2位,四舍五入,下同),2024年地方债发行总量约为97,935.79亿元,总发行量较2023年的93,374亿元和2022年的73,676亿元,分别增长4.89%和32.93%。从债券类别来看,一般债发行20,673.85亿元,专项债发行77,261.94亿元,

  受年末两个月隐性债务置换专项债券发行快速落地的带动,2024年地方债供给与上年规模基本相当,都在9万亿以上。据新华财经统计,2024年地方债新增券和再融资券发行规模分别为47,193.69亿元和50,742.09亿元,与2023年全年的46,571亿元新增债和46,803亿元再融资债相比,两者分别为增长1.34%和8.42%。

  从月度发行量来看,年内出现四波发行小高峰,年度峰值分布在8月、9月和11月,前半年发行规模保持相对均衡,基本以6,000亿元为平均线,但整体不及上年同期水平,1月和4月略低,分别为3,845亿元和3,439亿元;后半年地方债发行节奏有所变化,月度差异明显扩大,且呈现“大小月”交替出现的情形。

  具体来看,受财政部要求10月底前完成年内新增专项债额度等要求影响,8月和9月发行规模分别达到12,091亿元和12,893亿元,而由于隐债置换特殊事项集中在年末落地等扰动,11月地方债发行量达到13,141.09亿元,创年内最高值。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12月25日,36个省区市中(含兵团),江苏、山东和广东的地方债发行规模位居前三,分别为7,206.69亿元、6,490.03亿元和5,759.14亿元,而北京和上海的地方债年度发行量分别为2,642.02亿元和1,354亿元。

  从融资成本来看,地方债发行利率持续走低。财政部数据显示,10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2.24%,环比上升9BPs,同比下降68BPs。其中,一般债券2.13%,专项债券2.30%。

  同时,随着一级市场发行利差进一步下降,定价有效性与发行“分层”特征日趋显著。1-10月,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发行利率2.33%,同比下降57BPs。其中,一般债券2.30%,专项债券2.34%。实际上,2023年1月-2024年10月,地方债平均发行利率就保持震荡下行,目前已较峰值回落超100BPs。

  从期限结构来看,财政部数据显示,1-10月,地方债平均发行期限13.37年,同比增加0.79年。其中,一般债券8.38年,专项债券15.10年。截至10月末,地方债剩余平均年限9.6 年,其中一般债券6.2年,专项债券11.5年。

  从专项债作资本金投向结构分布来看,据新华财经梳理,12月份,44%的新增专项债用途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全年,专项债作资本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农林水利、能源领域的资金规模分别为3434亿元、332亿元、120亿元和39亿元。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截至10月末,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持有地方政府债券433,085.39亿元,占比96.16%;柜台市场投资者持有136.94亿元,占比0.03%;其他市场投资者持有17,159.63亿元,占比3.81%。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中,商业银行持有356,987.56亿元,占比79.26%;机构持有20,017.61亿元,占比4.44%;非法人产品持有32,701.04亿元,占比7.26%;其他境内机构持有23,306.74亿元,占比5.17%;境外机构持有72.45亿元,占比0.02%。

  从地方债存量角度来看,据财政部数据,截至10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53,160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267,874亿元之内。其中,一般债务166,016亿元,专项债务287,144亿元;政府债券451,498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1,662亿元。

  从明年发行计划来看,截至12月24日,已有四川、贵州、福建等9地公布2025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拟发行规模合计3,855.12亿元。从各地披露情况看,2025年一季度,四川以1,495亿元的地方债发行计划量暂列首位;山西、福建分别以467亿元和446亿元的发行计划量紧随其后。从发行品种看,各地拟发行的地方债品种涵盖新增专项债、新增一般债、再融资专项债和再融资一般债;其中,四川、海南拟于2025年一季度发行新增专项债,规模分别为700亿元和100亿元。

  化债工作思路转变增量积极财政政策“未完待续”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2万亿元地方化债“组合拳”。为进一步摸清“家底”,2023年末,经过逐个项目甄别、逐级审核上报,中央确认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并要求在2028年底前全部化解完毕。进入2024年,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税收收入不及预期,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各地隐性债务化解的难度加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6+4+2”的“三箭齐发”方案——“6”是指批准增加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4"是指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2”是指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不必提前偿还。

  彼时,蓝佛安部长表示,当前一些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利息负担重,不仅存在“爆雷”风险,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财力。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这样一次大规模置换措施,意味着我们化债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转变:一是从过去的应急处置向现在的主动化解转变,二是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三是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四是从侧重于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从政策效应看,能够发挥“一石二鸟”作用。

  “兵贵神速”,年内2万亿隐债置换额度用时一个月便分配和公告完毕,并在年末前全部完成发行。据新华财经梳理,全国共有33地密集调整预算,公告发行再融资专项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以河南开始、以北京收尾。

  统计数据显示,本轮隐债置换超1,000亿元的地区,从高到低有江苏、湖南、河南、贵州、四川和山东。其中,本轮置换额度排在第一、规模最大是的江苏,规模合计达到2,511亿元。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江苏已经在11月底完成了相关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任务。从发行批次方面来看,本轮分批次最多的是河南,是唯一先后发行三次的地区,额度分别在318.17亿元、604.39亿元和304.45亿元,总计1,227亿元;本轮披露两批发行计划的包括江苏、湖南等地。

  从发行成本来看,以河南为例,本次债券发行利率均高于前五日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均值5BPs,位于投标区间下限,大幅降低了融资成本。其中20年期152.22亿元,发行利率2.23%;30年期152.23亿元,发行利率2.2%,承销团成员认购踊跃,全场认购倍数达到30.86倍。而期限结构上,新发地方置换债显示出期限拉长的趋势,其中10年及以上期限发行量占比88.29%,30年期发行量占比29.63%。

  据新华财经梳理,截至12月25日,新疆、江西、浙江、江苏和内蒙古等地区相继公布了 2024—2026 年置换总额度分三年实施。江苏省财政厅在提请审议《江苏省2024年省级预算调整方案(草案)》议案的说明中提到,一次性下达并分三年实施的专项债务限额为7,533亿元,每年2,511亿元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浙江获得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442亿元,分三年安排,2024—2026 年每年814亿元;江西、内蒙古、新疆一次性获取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分别为1,652亿元、1,717亿元、648亿元,均分三年实施。

  12月23至24日在京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作工作报告。会议提出更大力度地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支持融资平台改革转型,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可持续发展。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财力,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展望2025年,“十四五”规划将迎来收官之年。事实上,一系列更加积极的政策已经在紧锣密鼓谋划推进中。蓝佛安部长此前明确表示,2025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包括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大力度支持“两新”品种和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等。一揽子增量政策将因时酝酿、因势推出,既注重当下又着眼长远......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热门文章
  • 储学军:宣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讲好数字化转型时代故事

    储学军:宣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讲好数字化转型时代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为储学军出席2024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享会并致辞  新华网武汉6月28日电(记者凌纪伟)2024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享会于6月28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举行。分享会是2024企业家江夏行系列活动之一,会上政产学研各领域嘉宾围绕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分享真知灼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投运——茫茫大海上也能“刷视频”了

    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投运——茫茫大海上也能“刷视频”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26日,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这意味着,从当日起,乘坐辽鲁航线的旅客将告别手机没有信号或者信号断断续续的历史,在茫茫大海上也可以“刷视频”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市级、县城城区。珠穆朗玛峰海拔6500米营地,已开通全球最高5G基站;新疆塔里木油田万米深井也实现5G信号全覆盖。  不过,作为我国最大的内海,渤...
  • 7月2日26只个股获券商关注,三花智控目标涨幅达41.57%

    7月2日26只个股获券商关注,三花智控目标涨幅达41.57%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7月2日,券商给予评级的个股数共有26只,获得买入评级的个股数共有18只。在公布了目标价格的4只个股中,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预期涨幅排名居前的个股是三花智控(002050.SZ)、瑞鹄模具(002997.SZ)、立讯精密(002475.SZ),预期涨幅分别是41.57%、29.34%、16.4%。 从券商对个股的关注程度来看,有4只个股获得多家券商关注,券商关注数量排名居前的个股是比亚迪(002594.SZ)、长城汽车(...
  • “大陆第一杰伦”全国巡演暂停!入场费最高6000元,座位当晚全部卖完,但不少周杰伦歌迷开始“抵制”他……

    “大陆第一杰伦”全国巡演暂停!入场费最高6000元,座位当晚全部卖完,但不少周杰伦歌迷开始“抵制”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经记者 杜蔚  宋美璐    每经编辑 王月龙 杨夏     “大陆第一杰伦”“不是周杰伦看不起,而是黑伦更有性价比”……靠着这些标签,以模仿周杰伦而走红的“黑伦”近期摇身一变,成了高档酒吧的座上宾,自6月起飞遍国内多市,开起了“演唱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黑伦”的全国巡演系与...
  • 6月28日十大人气股:中报行情悄然开启

    6月28日十大人气股:中报行情悄然开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6月28日沪深两市涨跌不一,成交量有所放大。板块上消费电子、国防军工涨幅居前,证券、传媒相对较弱。人气股方面领益智造、中国西电、沃尔核材涨停,东方财富、金溢科技跌幅居前。下面是今日十大人气股排名的详细情况。 笔者将从今日人气股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个股进行点评,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1、东方财富:罕见急跌导致指数走弱 今日券商板块龙头股之一东方财富早盘走势波动不大,午后该股突然跳水,一度跌超8%,收盘前稍有反弹但最终仍跌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