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中国水泥行业市场现状、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一季度,水泥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颓势,多数企业营业收入下降,超六成陷入亏损状态。海螺水泥、冀东水泥等龙头企业的降幅均在30%~40%之间,显示出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然而,部分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或优化业务结构,如宁夏建材的物流业务持续增长,为其营收带来较大贡献,实现了营业收入的正向增长。
水泥行业由于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高能耗、重污染行业,是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反应较为灵敏的行业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发布一系列政策,引导行业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工业绿色发展主要任务: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制定工业碳达峰路线图、明确工业降碳实施路径、开展水泥窑高比例燃料替代等降碳重大工程示范;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加快建材行业绿色升级改造,落实能耗双控目标,严格执行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推动重点区域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低碳布局。
2024年上半年,受地产低迷、基建资金到位偏慢等影响,水泥需求大幅萎缩(24年前5月水泥产量同比-10%),24H1全国水泥均价同比-16%。预计上半年水泥行业利润35亿元左右,同比-76%左右。多家公司已发布24H1业绩预告,普遍出现盈利同比大幅下滑或亏损,其中天山股份、冀东水泥、福建水泥分别预计24H1归母净利润亏损29~35亿元、亏损7.4~8.7亿元、亏损1.05亿元。
7月属淡季,龙头企业加大行业自律以及错峰限产力度。长三角地区水泥龙头计划7月、8月分别停产10天,减产30%左右;海螺水泥作为区域龙头,也将加入本轮停窑错峰。7月5日,长三角沿江熟料价格上调50元/吨。随着龙头企业充分意识到总需求大周期级别下行,短期盈利目标的权重在企业战略层面的重要性越发提高,如海螺水泥在“提质增效重回报”的公告中,明确提出“盈利是目的,份额是基础”的总体思路。判断尽管需求将持续下行,但在主要企业达成共识的背景下,水泥价格或有支撑。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累计水泥产量5.09亿吨,同比下降10.3%,累计和单月水泥产量均为2011年以来最低水平。面对持续低迷的市场需求,水泥行业亟需低碳转型发展。
今年1月份,相关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取得明显进展,50%左右的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这标志着我国继燃煤电厂、钢铁行业之后,又一传统行业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水泥行业低碳转型发展,科技创新是引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高碳排放行业实现碳中和的托底技术,发展CCUS技术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要途径。”中国建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热化学反应实验室主任陈昌华介绍,水泥行业目前可行的碳捕集提纯技术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针对低浓度二氧化碳烟气的捕集提纯技术,第二类是通过燃烧过程实现二氧化碳自富集技术,主要采用全氧燃烧技术。
“除了加快绿色发展,水泥行业还要积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提升行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中国水泥协会执行会长孔祥忠表示,在科技创新持续推动下,水泥工厂将不断拓展功能,与工业体系中更多产业实现交融。
未来水泥工厂除了具备零碳排放和固体、液体、气体“三废”近零排放特征之外,还应具备柔性化、智能化生产线,可以通过智能化方式,在水泥生产方面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