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债市继续狂飙!后市怎么走?机构发声

小微 2025年01月06日 阅读:48930

开年债市继续狂飙!后市怎么走?机构发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债市的大涨有多重原因共同促进,但是我们认为交易行为在短期占了主导,必须更加关注当下的交易风险。”面对开年第一周上涨的债市,有债券交易人员这样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短期债市空间或许有限。”

开年债市继续狂飙!后市怎么走?机构发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5年首周,债市延续涨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探到1.6%以下,最终在1月3日维持在了1.6%的水平,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到了1.85%以下。

  机构人士分析,经济基本面的实质性修复节奏仍待观察,叠加宽货币配合发力,降准降息均仍可期,债牛逻辑预计难以完全逆转,债市利率中枢预计呈现波动向下。但是短期内来看,债市面临的扰动因素不少,当前市场已提前大幅定价降息降准预期,同时基本面、资金面、政府债供给、机构配置力量及债市增量资金等方面亦可能出现边际变化,震荡市的特征将更为明显,波动调整幅度或也将有所加大。

  债市持续冲高

  2025年首周,债市仍然维持了上行趋势。1月2日首个交易日,长短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到了1月3日,在股市大跌的背景下,债市仍然维持了上涨趋势,10年期国债维持在1.6%的水平,而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到了1.85%以下,收益率下行的趋势似乎无法阻挡。

  债市上涨,机构的集中交易行为或许起到了重要作用。

  “交易盘仍然比较积极,我们观察到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还是在持续买入,久期也在不断拉长。”前述债券交易员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资金还在涌入债市。

  固定收益分析师王冠军也坦言,当前的市场行情或与“机构抱团”相关。一方面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此次央行并未降准,机构投资者或可预期未来降准带来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在“当前流动性充裕”与“未来流动性或将进一步宽松”的双重作用下,机构投资者继续抱团抢跑,从而推动债市继续走强。

  “同时,最近两个交易日股市的下跌也强化了股债跷跷板效应,更多机构投资者或为规避市场下跌风险选择增加债券配置,为债券价格上涨提供支撑。”王冠军表示。

  基本面也给债市提供了较强的支撑。去年9月以来,监管多次干预资金价格。比如,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11月发布同业存款利率倡议,引导非银存款和同业存款利率下行。央行于2024年1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天量买断”更是为市场提供了信心。当日,央行开展1.4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并净买入国债3000亿元,叠加12月续作3000亿元MLF,合计向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2万亿元,对冲当月14500亿元MLF到期量。

  “本次货币投放虽非市场期待的直接降准,但对流动性的支持力度并不弱。结合2024 年11 月末央行统计数据来看,净投放5500亿基础货币约等于降准25BP。以上宽松的货币政策构成债市上涨的直接动力。”王冠军表示。

  流动性或将持续宽松

  1月3日,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总第107次)例会于12月27日召开。

  本次例会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对比三季度例会相关表述来看,本次例会额外提及了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市场普遍认为,流动性宽松的环境短期不会改变。

  民生分析师谭逸鸣表示,参考历史经验,央行从前一年12 月至当年春节前降准一次的概率较高,预计1 月进行降准25BP-50BP 概率较大,将有利于资金价格回落并缓解资金分层,也有助于带动存单利率下行。另一方面,若无降准落地,央行将综合运用逆回购、MLF 及国债买卖、买断式逆回购等方式,维稳流动性,但资金价格和分层或难以明显回落,对应资金“量足价高”格局或仍将延续。

  “今年春节前资金面预计相对乐观。”平安证券指出,当前基本面预期仍偏弱,2025年1月地方政府债发行计划规模约1150亿元,供给压力不大。同时,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态下,央行大概率维持呵护态度。

  对于宽松的手段,平安证券预计,降准迟未落地,春节前仍有一定几率降准,投放长期流动性;央行新增买断式逆回购和买卖国债两个新工具投放流动性,流动性投放效果弱于降准,但好于MLF和OMO。2024年11月—12月有大量供给以及大量MLF到期的背景下,央行通过两类工具基本能维持资金面稳定宽松。

  短期波动加大,空间或有限

  虽然整体看好后市,但是一些机构已经出现了观望情绪,前述债券交易人员表示,“所在机构已经比较谨慎,整体判断当前的市场空间比较有限,择机减仓是首要选择。”

  分析师颜子琦也指出,上周的做多力量主要为基金,其余机构出现观望情绪。从二级现券交易来看,主力买盘为基金,与其余机构的买入力量出现“断层”,主要增配国债、政金债、地方债以及其余信用债。与年前相比,债市其他买入力量表现相对克制,例如机构并未加仓30年期国债,依然常规买入地方债,银行系中仅大行出现利率债净买入,而大行拉久期行为也出现放缓。

  事实上,一些机构的冒进行为已经引起监管高度关注。近日,3家机构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债市违规的处罚,因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或罚款,3家机构累计罚没金额超过7000万。

  “若债市投机行为导致杠杆过高或将引发监管部门干预,从而引起债市大幅波动。”王冠军表示。

  基本面方面,一些机构认为,持续的流动性宽松可能已经被充分定价。

  “从当前位置来看,市场利率已然走在政策利率前面,当前债市利率或已提前反映 30BP 以上的降息预期,同时还隐含了资金利率往下向政策利率收敛的预期。”谭逸鸣表示,“随着利率持续下破新低水平,预计其进一步下探的想象空间在变小,阻力也在增加,赔率趋于弱化。”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热门文章
  • 储学军:宣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讲好数字化转型时代故事

    储学军:宣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讲好数字化转型时代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为储学军出席2024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享会并致辞  新华网武汉6月28日电(记者凌纪伟)2024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享会于6月28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举行。分享会是2024企业家江夏行系列活动之一,会上政产学研各领域嘉宾围绕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分享真知灼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投运——茫茫大海上也能“刷视频”了

    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投运——茫茫大海上也能“刷视频”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26日,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这意味着,从当日起,乘坐辽鲁航线的旅客将告别手机没有信号或者信号断断续续的历史,在茫茫大海上也可以“刷视频”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市级、县城城区。珠穆朗玛峰海拔6500米营地,已开通全球最高5G基站;新疆塔里木油田万米深井也实现5G信号全覆盖。  不过,作为我国最大的内海,渤...
  • 7月2日26只个股获券商关注,三花智控目标涨幅达41.57%

    7月2日26只个股获券商关注,三花智控目标涨幅达41.57%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7月2日,券商给予评级的个股数共有26只,获得买入评级的个股数共有18只。在公布了目标价格的4只个股中,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预期涨幅排名居前的个股是三花智控(002050.SZ)、瑞鹄模具(002997.SZ)、立讯精密(002475.SZ),预期涨幅分别是41.57%、29.34%、16.4%。 从券商对个股的关注程度来看,有4只个股获得多家券商关注,券商关注数量排名居前的个股是比亚迪(002594.SZ)、长城汽车(...
  • “大陆第一杰伦”全国巡演暂停!入场费最高6000元,座位当晚全部卖完,但不少周杰伦歌迷开始“抵制”他……

    “大陆第一杰伦”全国巡演暂停!入场费最高6000元,座位当晚全部卖完,但不少周杰伦歌迷开始“抵制”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经记者 杜蔚  宋美璐    每经编辑 王月龙 杨夏     “大陆第一杰伦”“不是周杰伦看不起,而是黑伦更有性价比”……靠着这些标签,以模仿周杰伦而走红的“黑伦”近期摇身一变,成了高档酒吧的座上宾,自6月起飞遍国内多市,开起了“演唱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黑伦”的全国巡演系与...
  • 6月28日十大人气股:中报行情悄然开启

    6月28日十大人气股:中报行情悄然开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6月28日沪深两市涨跌不一,成交量有所放大。板块上消费电子、国防军工涨幅居前,证券、传媒相对较弱。人气股方面领益智造、中国西电、沃尔核材涨停,东方财富、金溢科技跌幅居前。下面是今日十大人气股排名的详细情况。 笔者将从今日人气股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个股进行点评,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1、东方财富:罕见急跌导致指数走弱 今日券商板块龙头股之一东方财富早盘走势波动不大,午后该股突然跳水,一度跌超8%,收盘前稍有反弹但最终仍跌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