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济沧海 科伦“品”字型架构运营平台成型

小微 2024年07月12日 阅读:51085

长风破浪济沧海 科伦“品”字型架构运营平台成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长风破浪济沧海 科伦“品”字型架构运营平台成型)

目前,科伦旗下已拥有科伦药业(002422)、川宁生物(301301)、科伦博泰生物(6990.hk)三家上市公司。

长风破浪济沧海 科伦“品”字型架构运营平台成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早期的“输液大王”到仿制药、创新药、抗生素中间体,以及合成生物全方位发力,现如今形成了“品”字型三大平台协同发展格局,整体成长属性愈发凸显。

“三发驱动,创新增长”

科伦药业创立于1996年,是国内医药产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之一,横跨医药研发、药品制造和商业流通等领域,位列中国医药制造业百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

近年来,科伦药业实施“三发驱动,创新增长”的发展战略,通过持续的产业创新升级和品种结构调整,保持科伦在输液领域的领先地位;构建抗生素中间体和合成生物学“双轮驱动”发展体系,保持公司在生物发酵领域的领先地位,提升合成生物学全球竞争力;通过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多元化的技术创新,积累企业基业长青的终极驱动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科伦药业拥有646个品种共1022种规格的医药产品。其中,有135个品种共297种规格的输液产品、419个品种共631种规格的其它剂型医药产品、92个品种共94种规格的原料药,以及2个品种共2种规格的药用辅料,13个品种的抗生素中间体,11个品种共25种规格的医用器械。

在传统主业输液领域,科伦药业实施全面的产业创新升级,在具备高端制造和新型材料双重竞争力的同时,占据了产品技术创新和质量标杆的战略高地。

科伦药业自主研发的可立袋®为国内外首创,拥有270项专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历时10余年潜心研发并实现技术突破的即配型高端输液(抗生素固液双室袋和肠外营养液液多室袋系列产品)已实现批量上市,极大满足了临床需求。

在抗生素中间体领域,科伦药业已经建立起规模化的工业生产体系,产品涵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广谱类抗生素的主要中间体。其中,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青霉素类中间体产量均位居全球前列。在“合成生物”方面,科伦药业已构建完成“选品-研发-大生产”的商业化体系,目前已有红没药醇、5-羟基色氨酸、麦角硫因、依克多因等多个产品进入生产、销售阶段,是国内首批实现产品交付的合成生物学企业。

在“三发驱动,创新增长”发展战略助力之下,科伦药业经营业绩提增趋势显著,“品”字型架构的增长格局已然成型。

2021年~2023年期间,科伦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72.8亿元、190.4亿元和214.5亿元,同比增长4.94%、10.19%和12.69%;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1.03亿元、17.05亿元和24.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2.94%、54.67%和44.03%。

其中,2023年,科伦药业再次实现营收和利润重回双位数增长。2024年一季度,科伦药业营收达到62.19亿元,同比增长10.32%;实现净利润10.26亿元,同比增长26%,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投入123亿元研发创新

创新乃企业竞争之魂,对生物制药企业而言,更是尤为重要。

科伦药业于2012年底全面启动创新转型,吸引了数千名博士、硕士加盟,打造了一支科学水平高、与国际接轨的科研队伍,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科伦的核心竞争力。

自2013年至2023年年底,科伦药业已累计投入123亿元资金用于研发创新,研发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科伦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六大国家级创新平台,并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据悉,科伦药业先后承担15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项目、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1项国家科技援外项目。截至第九批国家集采,科伦累计47个品种(67个品规)中选,已然成为集采头部供应商之一。多项创新专利海外授权,深化与国际大型医药公司合作,标志着科伦的药物研发已经具备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今年一季度,科伦药业就SKB264/MK2870项目开启全球三期临床收到合作方支付的750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

在仿制药研发方面,2012年转型至今,科伦仿制药研发成功实现了从单纯输液到全面、综合、内涵发展的蜕变。陆续启动了431项产品的研究,2017年至2023年12月31日实现了164项产品的获批,建立起了在肠外营养、细菌感染、体液平衡及中枢神经等疾病领域的核心优势产品及迭代产品集群,并在麻醉镇痛、生殖健康、糖尿病、造影等疾病领域逐步拓展和强化。

再看创新药物研发方面,科伦共布局33个项目,其中14款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产品管线以肿瘤为主,同时布局了自身免疫、炎症和代谢等疾病领域,形成了疾病集群和产品迭代优势。国际合作方面,科伦已签署了多项对外许可协议,包括与默沙东订立的三笔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多项ADC资产的许可及合作协议,为2022年全球生物医药授权交易史上排名第一。

自2021年研发改革以来,科伦药业研发效率提升明显。在业绩说明会上,科伦药业高管表示,公司改良创新及NDDS复杂制剂管线陆续布局30余项,经过近年持续的管理,研发体系建设项目己序贯推进至重大阶段。其中,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已获批上市;布比卡因脂质体注射液已申报生产;阿立哌唑长效注射剂、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布瑞哌唑口溶膜、黄体酮长效注射剂、布瑞哌唑长效注射液等多项产品正在开展临床研究。

下一步,科伦药业将在优势管线和给药系统技术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布局,持续拓展改良创新及NDDS复杂制剂管线,加快产出以巩固和拓展科伦核心领域“护城河”。

科伦药业表示,今后单个仿制药产品对公司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可能性会大幅下降,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产品集群,未来在重点管线产品“护城河”会持续增强,在其他管线会多点开花。

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1000亿元

在“品”字型架构运营平台下,科伦药业、川宁生物、科伦博泰生物三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上表现同样抢眼,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总市值早已经突破1000亿元大关。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用了曹操的这首诗来表达此时心情。

目前,科伦已经完成了战略筹谋布局的前期工作,业务覆盖输液产业、高端仿制药、原创新药、抗生素中间体以及合成生物。最近两年来,科伦药业陆续孵化出了川宁生物和科伦博泰生物,二者相继分拆独立上市。

2022年12月,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川宁生物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11亿元,募投资金主要用于合成生物学研发和生产。

上市当年,川宁生物实现净利润4.12亿元,上市后首年(2023年)实现净利润9.4亿元,该公司开始进入业绩的高速增长期。2023年,川宁生物占科伦药业的收入比例约为22%,贡献的净利润占科伦药业利润的比例约为27%。近日,川宁生物已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上半年净利润为7.3亿元~7.7亿元,将超过上市前全年利润水平,同比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未来,川宁生物核心业务分为“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两个业务板块,两大业务板块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协同。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川宁生物聚焦保健品原料、生物农药、高附加值天然产物、高端化妆品原料等板块,目前已有红没药醇、五羟色氨酸、麦角硫因等几个产品,部分产品已经在巩留合成生物学基地进行生产。在生物发酵领域,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硫氰酸红霉素、头孢类中间体、青霉素中间体、熊去氧胆酸粗品等。川宁生物将积极探索和利用AI技术,保持公司在生物发酵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3年7月,科伦药业控股子公司科伦博泰生物于香港联交所上市,募集资金14.55亿港元。科伦博泰生物成为港股市场近两年来医疗健康领域最大规模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创新研发工作,而科伦博泰生物的定位就是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行业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上市之后,科伦博泰生物也没有让投资者失望,该股一路高歌猛进,从60.6港元/股的发行价大涨至105港元/股上方,目前市值超过340亿港元。国联证券最新研报显示,该券商给予科伦博泰生物买入评级,同时给出了206港元的目标价。

目前,科伦博泰生物已有30余款创新药管线,其中超过10款处于临床阶段,4款已经申报NDA。

在肿瘤领域,科伦博泰生物的ADC产品基于独有的OptiDC平台进行设计开发,按照最优化的思路开发差异化优势产品,并已通过广泛研究和试验。四款肿瘤产品A167(科泰莱®,PD-L1)、A166(舒泰来®,HER2-ADC)、A140(达泰莱®,西妥昔单抗)、SKB264(佳泰莱®,MK-2870,TROP2-ADC)的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注册受理。其中,SKB264已获得CDE四项突破性疗法认定。

热门文章
  • 储学军:宣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讲好数字化转型时代故事

    储学军:宣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经验,讲好数字化转型时代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图为储学军出席2024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享会并致辞  新华网武汉6月28日电(记者凌纪伟)2024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享会于6月28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举行。分享会是2024企业家江夏行系列活动之一,会上政产学研各领域嘉宾围绕助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分享真知灼见。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华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投运——茫茫大海上也能“刷视频”了

    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投运——茫茫大海上也能“刷视频”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月26日,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部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实现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这意味着,从当日起,乘坐辽鲁航线的旅客将告别手机没有信号或者信号断断续续的历史,在茫茫大海上也可以“刷视频”了。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覆盖了全国所有地市级、县城城区。珠穆朗玛峰海拔6500米营地,已开通全球最高5G基站;新疆塔里木油田万米深井也实现5G信号全覆盖。  不过,作为我国最大的内海,渤...
  • 7月2日26只个股获券商关注,三花智控目标涨幅达41.57%

    7月2日26只个股获券商关注,三花智控目标涨幅达41.57%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每经AI快讯,7月2日,券商给予评级的个股数共有26只,获得买入评级的个股数共有18只。在公布了目标价格的4只个股中,按照最新收盘价计算,预期涨幅排名居前的个股是三花智控(002050.SZ)、瑞鹄模具(002997.SZ)、立讯精密(002475.SZ),预期涨幅分别是41.57%、29.34%、16.4%。 从券商对个股的关注程度来看,有4只个股获得多家券商关注,券商关注数量排名居前的个股是比亚迪(002594.SZ)、长城汽车(...
  • “大陆第一杰伦”全国巡演暂停!入场费最高6000元,座位当晚全部卖完,但不少周杰伦歌迷开始“抵制”他……

    “大陆第一杰伦”全国巡演暂停!入场费最高6000元,座位当晚全部卖完,但不少周杰伦歌迷开始“抵制”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经记者 杜蔚  宋美璐    每经编辑 王月龙 杨夏     “大陆第一杰伦”“不是周杰伦看不起,而是黑伦更有性价比”……靠着这些标签,以模仿周杰伦而走红的“黑伦”近期摇身一变,成了高档酒吧的座上宾,自6月起飞遍国内多市,开起了“演唱会”。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获悉,“黑伦”的全国巡演系与...
  • 6月28日十大人气股:中报行情悄然开启

    6月28日十大人气股:中报行情悄然开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6月28日沪深两市涨跌不一,成交量有所放大。板块上消费电子、国防军工涨幅居前,证券、传媒相对较弱。人气股方面领益智造、中国西电、沃尔核材涨停,东方财富、金溢科技跌幅居前。下面是今日十大人气股排名的详细情况。 笔者将从今日人气股中,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个股进行点评,希望对投资者有所帮助。 1、东方财富:罕见急跌导致指数走弱 今日券商板块龙头股之一东方财富早盘走势波动不大,午后该股突然跳水,一度跌超8%,收盘前稍有反弹但最终仍跌近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