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减肥药第二季度销售额不及预期 减肥药行业市场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预计全年营业利润将增长20-28%,略低于此前的预期。该公司表示,一种失败药物的减值支出也将影响业绩。
诺和诺德正在与美国竞争对手礼来(793.18, 17.92, 2.31%)公司争夺减肥药市场的霸主地位。两家制药公司都承诺投资数十亿美元,以提高其药品的产能,两家公司都在努力说服更多的保险公司为患者报销。
减肥药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跨国药企和国内厂商纷纷加速布局。礼来公司的重磅减肥药Zepbound在最新研究中展现出惊人疗效,不仅显著改善肥胖相关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健康状况,还将死亡、住院等不良后果的风险降低了38%。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减肥药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生活越富裕,肥胖人群越多,带来的健康问题也越严重。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将肥胖定义为疾病。依据中国人群的肥胖标准,中国成年人肥胖人群比例为16.4%。肥胖不仅影响身体活动,而且与超过200种疾病相关,因此,肥胖常被视为“万病之源”,减肥药一直是医药巨头研发的重点目标。
长期以来,减肥药的研发都不算成功,像西布曲明、苯丙醇胺(导致脑出血)、阿米雷司(导致肺动脉高压)、芬氟拉明等(导致心律失常/死亡)等曾被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的药物,也因各种严重不良反应而全球撤市。
近年来,安全有效的减肥药研发迎来曙光。2021年6月,由诺和诺德公司开发的司美格鲁肽获得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普通肥胖患者(商品名:Wegovy“诺和盈”),它是自2014年以来美国FDA批准的首款用于控制普通肥胖症或超重的新药。2021年9月,它又获得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批准。目前,诺和盈已在全球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上市。
目前,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在国内,由于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以及华东生物利拉鲁肽注射液(2023年获批)均可用于肥胖或体重超重。年初司美格鲁肽降价,在公立医院1.5ml和3ml的司美格鲁肽价格分别为421.34元/支和716.28元/支。据诺和诺德财报,司美格鲁肽皮下注射制剂(诺和泰)2023年销售收入957.18亿丹麦克朗(139.17亿美元),其中在中国的销售额已达48.21亿丹麦克朗(约49.40亿元人民币)。
研究显示,依靠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方式减重的幅度平均7%。陈宏主任指出,很多肥胖人群很难减重,比如有肥胖基因、BMI超过40,用常规办法很难达成减肥,饮食控制只是杯水车薪。“减肥是个意志活,还要控制反弹的问题。”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导致运动缺乏等原因,我国近年肥胖人口迅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目前我国体重超重人群达3亿,肥胖人群超过9000万,2030年,预测肥胖人数将接近3.3亿,成人中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或将达到65.3%。
“从需求端来看,减肥行业的天花板是非常高的,一方面来自肥胖人群对健康的要求,另一方面是人们对身材管理的要求。”观研天下分析师称,这两个原因使人们开始考虑药物减肥,从而打开了行业的成长空间。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