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甘蔗行业现状及市场深度分析2024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甘蔗是一种多年生的高大实心草本植物,属于禾本科甘蔗属。它的茎秆粗壮,表皮通常为绿色或紫色,内含丰富的糖分和水分,是制糖业的重要原料。
甘蔗的茎部可以食用,口感清甜多汁,常被人们用于制作蔗糖、红糖、白糖等糖类产品,以及直接作为水果食用。此外,甘蔗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
甘蔗在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全世界甘蔗种植面积约4.0亿亩。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产甘蔗,其中,中国是第三大甘蔗生产国。
甘蔗行业产业链分析
上游种植:甘蔗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甘蔗的种植环节,蔗农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确保甘蔗的高产高糖,为整个产业链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
中游加工:中游环节则是甘蔗的加工利用,包括制糖企业利用甘蔗生产原糖、白砂糖等糖类产品,同时副产物如蔗渣、糖蜜等也被进一步开发利用,生产出环保餐具、酵母、饲料等多种产品,实现甘蔗的全链条利用。
下游销售与消费:下游则是糖及甘蔗衍生产品的销售与消费环节,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并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中国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南方省(区)。2020/2021榨季,中国糖料种植面积2062万亩,其中甘蔗和甜菜面积分别为1715万亩和347万亩,占全国糖料面积的83%和17%。
随着甘蔗产业效益的提升,农户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增强,甘蔗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一些地区通过推广良种、机械化种植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甘蔗种植效率和面积。
全国每三勺糖,就有两勺来自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糖料种植基地和食糖主产区,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连续19个榨季占全国6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糖罐子”。
2023/2024年榨季,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约1124万亩,同比增加4万亩;预计糖料蔗入榨量5000万吨,同比增长21.3%;预计食糖产量600万吨,同比增长14%。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甘蔗种植和加工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通过选育高产品种、推广机械化种植和收割技术、应用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甘蔗加工企业也在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糖品的产出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糖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传统蔗糖产业向生物化工、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转化升级。
一根甘蔗浑身是宝,蔗渣造纸、蔗叶和制糖滤泥开发成有机肥、废蜜糖生产酵母、废水处理后灌溉农田等,当前,广西已形成了加快推进糖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推动传统蔗糖产业向生物化工、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转化升级。如今,广西蔗渣、糖蜜、滤泥利用率100%,蔗叶离田综合利用率33%,液体糖、药用糖、注射用糖等深加工产品超过20个,环保餐具、酵母、生物肥等综合利用产品超过30个。
从长远视角审视,"一根甘蔗"的全面开发与产业链的深度拓展,即通过充分挖掘甘蔗资源的潜力,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利用,并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的增值项目,构成了甘蔗行业持续繁荣与发展的根本策略。这种策略不仅着眼于当前的产量与效益提升,更在于为行业的长远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