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降准还有空间
9月5日,人民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年初降准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在7%,还有一定空间。
“人民银行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根据经济恢复情况、目标实现情况和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具体问题,合理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邹澜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10年国开债活跃券行情)
固收首席分析师张继强:
基本面趋势决定了四季度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稳中偏松的取向不变。四季度降息落地概率不小,三季度末是降准的敏感时点。
研报:《顺势但逆风——四季度债市展望》2024年9月1日
2、转按揭预期升温
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
2023年8月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前后,叠加了资金、政府债供给等多重因素,事后来看,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对债市的影响可能有限。至于市场关注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叠加降息对于债市的或有利好,我们认为还需要结合央行常态化监管和曲线管理加以考虑。
首席经济学家刘郁团队
如果今年存量房贷利率从4.27%(2023年末加权平均利率)进一步下调至3.4%附近,按照2024二季度存量房贷规模37.8万亿元计算,居民部门每年需偿还的房贷利息最多可减少约3000亿元,可能进一步缓解提前还贷现象,改善居民消费需求,参考湖北去年的数据,餐饮和部分耐用品消费可能相对获益。不过,银行净息差将阶段承压,或需下调存款利率以对冲其对净息差的影响。
FICC团队
考虑到目前银行净息差压力较大,假如调整存量房贷利率,意味着负债端利率需要更大幅度的下降。中期来看,驱动市场趋势的因素依然没有太多变化。短期节奏上再度来到前低位置时也要关注一致预期下微观机构行为的变化。
研究部银行业分析师林英奇
虽然存量按揭利率的可能调整对银行息差形成影响,国有大行按揭占比高于中小银行,受存量按揭利率调整的影响更大。但假设负债成本同步调整,我们预计对于息差的总体影响是中性的。实际上,即使不调整存量按揭利率,居民可能仍在通过提前还贷、或者是通过经营消费贷置换等方式对银行息差形成压力。
3、8月经济数据前瞻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易峘
整体而言,内需环比仍在减速,外需保持韧性,票据利率下行,或显示私人部门的信贷需求偏弱,同期政府债发行提速、或成为社融主要支撑。CPI和PPI呈现分化——蔬菜及猪肉价格或受供给侧扰动上涨拉动CPI同比温和回升、而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落、PPI同比降幅或有走阔。往前看,随着暑期结束,年中预算调整窗口的到来,政策可能迎来宽松窗口期。
平安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
8月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减弱,主要受到暑期和线上消费、基建项目新开工的带动,同时出口保持韧性继续为中国经济提供支持。但物价水平再度走低,这既是总需求不足的体现,也会成为居民延迟消费、财政欠收和企业盈利下滑的催化因素,进一步强化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当前亟需引入有力的需求扩张政策,通过政府支持的投资、消费活动,为经济注入动能。可关注9月央行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财政政策加码的可能性。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9月,宏观应当重点聚焦五大变化:工增能否继续保持在5%以上。基建单月增速是否会转负。地产消费面积与消费额降幅是否会继续扩大。PPI同比是否会从收窄转为降幅走阔。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是否会转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