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如何?特斯拉明年开始限量生产人形机器人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特斯拉明年开始限量生产人形机器人
9月5日到9月7日,2024Inclusion·外滩大会将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开幕。特斯拉将携最新硬核产品——赛博越野旅行车和Optimus人形机器人亮相。特斯拉表示,其目标是让机器人的成本大幅降低,从数十万美元降至一两万美元。这需要在制造上不断进行创新。
据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7月表示,特斯拉将在明年“小批量生产”人形机器人,供公司内部使用。
今年4月份,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名为Optimus的人形机器人,到今年年底将能够在工厂中执行任务,并可能最早于2025年底上市销售。
2022年9月,特斯拉发布了第一代Optimus机器人,被称为“大黄蜂(Bumblebee)”。今年,特斯拉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第二代双足机器人在公司工厂内折叠T恤。
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随着人形机器人在近两年的热度不减,各大机器人企业依然在加大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入力度。
近日,控制系统巨头中控技术宣布,公司拟与宁波云熠共同向浙江人形机器人进行增资,其中,公司拟以自有资金2.86亿元人民币认缴标的公司新增注册资本951.73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标的公司38.8531%股权。三丰智能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
人形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在需求。赛迪研究院的研究认为,在政府引导和投资驱动下,2024年和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将持续高速增长。该机构预计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近日,OpenAI押注的机器人公司1X Technologies(简称1X)宣布,正式推出一款专为家庭设计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原型——NEO Beta。
据披露,1X正致力于研究NEO如何通过抓取物品和提供陪伴服务,来支持那些行动不便的群体。
该公司在官网表示,NEO是一种具有广泛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它们擅长于安全、物流、制造、操作机械和处理复杂任务等领域的工业任务。而从长远来看,该公司希望NEO能包揽家务。据1X的展示视频,NEO目前能执行的家庭任务非常简单,包括:传递物品、做咖啡、整理物件。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长远看,走入家庭的人形机器人也是未来的重点,这对机器人的协调性、智慧度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赛迪研究院今年发布的《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显示,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基础版整机在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基础版整机的持续完善和针对特定场景开发功能模块的不断成熟,未来功能型整机发展潜力巨大。
《报告》认为,未来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将呈现三个趋势:以产业化思维整合现有资源快速推出样机;积极融合前沿先进技术打开想象空间;主动出击力争尽快打通商业逻辑。
想要了解更多人形机器人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状况、人形机器人竞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特点及产业链招商策略。报告还对全球的招商引资模式作了详细分析,并对招商引资模式进行了趋向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