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棒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空间分析2024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全球消费者运动营养品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欧睿国际数据显示,全球运动营养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63.14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85.6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全球运动营养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51.91亿美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部署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不断加大对大健康产业的扶持力度,运动营养食品行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逐渐被社会重视。在市场上,能量棒已经成为许多运动爱好者和健身人士快速补充能量的首选食品之一。
能量棒,又称为能量运动营养食品,是一种专为需要快速补充能量的人群设计的棒状食品。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能量棒可以被分为蛋白棒、谷物棒和坚果棒等类型。每种类型的能量棒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例如,蛋白棒更适合需要增加肌肉体积和力量的运动人群;谷物棒则更注重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而坚果棒则以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健康脂肪受到青睐。
伴随电影《热辣滚烫》爆火的,还有“代餐”赛道。夏季来临,代餐奶昔、代餐饼干、代餐能量棒等各种代餐类食品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20世纪60年代,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推动了食品科技行业,尤其是代餐领域的发展。当时,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是宇航员们在太空吃什么,于是,被带上太空的饮品Tang和Space Food Stick能量棒开始声名大噪。
代餐能量棒的出现则要到1986年。加拿大马拉松运动员Brian Maxwell为了帮助运动员在长距离运动中坚持下来,发明了代餐能量棒。随后,类似的功能性能量产品的形态开始变得更加多样,并逐渐成为常见的“代餐”食品。
京东健康数据显示,当前,日常化、零食化的产品得到的关注较多,电解质冲剂、代餐、瘦身餐等产品销量增速快,蛋白粉、一周瘦身餐、减肥、西梅汁、黑咖啡是消费者在京东App搜索的TOP5热词。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日常健身和专业运动场景中,消费者对运动营养食品的认知不断提升,运动营养食品不再是专业运动员的“专属”,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促使行业不断创新发展。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5—2020年,中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40%,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2023年,中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规模约60亿元。
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和锻炼健身的趋势将为运动营养的多样化创造进一步的机会。虽然专业运动员和健美运动员更喜欢购买大包装的运动蛋白粉,因为其更物有所值,但休闲用户正在推动对便利产品的需求增长,这些产品与快走的生活方式兼容,包括即饮/即食产品,如蛋白棒、RTD等。
《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提出要促进营养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营养健康信息化水平逐步提升,居民营养健康素养得到明显提高,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双蛋白食物等新型营养健康食品。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能量棒行业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健康属性。未来,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等健康元素将成为能量棒产品的重要卖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报告根据能量棒行业监测统计数据指标体系,研究一定时期内中国能量棒行业现状、变化及趋势。能量棒报告有助于企业及投资者洞察中国能量棒行业市场供需行为,评估中国能量棒行业投资价值,为相关企业提供第三方的决策支持。报告内容有助于能量棒行业企业、投资者了解市场供需情况,并可以为企业市场推广计划的制定提供第三方决策支持。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