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抗老年痴呆药物行业发展分析及未来市场前景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导致认知功能逐渐退化的疾病,是最常见的一种老年期痴呆类型。数据显示,我国现存AD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约为1700万例,其中AD患者约占60%—70%,女性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约为男性的2倍。抗老年痴呆药物是指改善认知功能以及改变神经递质的药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抗老年痴呆的药物有以下几种:第一、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目前用于改善轻、中度患者认知功能的主要药物,代表性药物是多奈哌齐、加兰他敏等,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酯酶,从而减少由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到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水解,进而增强对胆碱能受体的刺激;第二、NMDA受体拮抗剂,代表药物是美金刚,此类药物具有调节谷氨酸活性的作用,用于中晚期患者的治疗;第三、临床上有时还使用脑代谢赋活剂,如奥拉西坦等。
我国作为全球老年人口数量最多且增长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高发区域。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超过900万,且这一数字正以每年20万至3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若未能实施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预计未来30年内,我国痴呆患者的数量将急剧攀升,到205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激增至约2898万人,对社会、经济及家庭构成重大挑战。
在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中,仅有15% -20%的患者人群得到了诊断和治疗,80%以上的病人没有得到过诊治。药物治疗在老年痴呆症管理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直接针对疾病病理机制,还通过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国际制药巨头正加快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企业展开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新兴生物科技公司也通过快速的研发速度和技术创新,开始占据一席之地。目前国内已有多家药企布局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包括康缘药业、先声药业、恒瑞医药等。
1月9日,国家药监局宣布,阿尔茨海默病(AD)新药仑卡奈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乐意保/Leqembi)在中国获批,适应症为用于治疗由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轻度痴呆。
卫材中国称,仑卡奈单抗是第一种也是目前唯一完全获批的能通过这一作用机制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认知和功能衰退速度的疗法。根据2022年11月发布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3期试验结果,在近2000名早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中,仑卡奈单抗显示出在减少临床衰退方面具有高度显著统计学意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以其巨大的市场需求,一直被药物研发界视为“皇冠上的明珠”。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数据,截至今年1月9日,全国共有AD药物相关临床试验91项。
国内AD知晓率、治疗改善率均有所提高,从而推动了这一市场的持续增长。近年来,针对老年痴呆症的新药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尤其是通过靶向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聚集的创新疗法,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未来,抗老年痴呆药物行业的投资将集中于加速新药的研发与临床试验,特别是在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方面。随着新药研发的不断突破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该行业将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