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TF基金行业市场分析及未来发展空间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境内指数化投资蓬勃发展,ETF市场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大关,市场获资金持续净流入,上半年ETF市场持续净流入,资金规模达4617亿元、总成交额达14.7万亿元。
上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沪市ETF持有人数量共658万户(未穿透联接基金),较2020年底增长61%。从持有人结构看,机构投资者持仓达1.3万亿元,占比超70%,持仓比例较2023年末增长7个百分点,持仓规模增长31.8%。
ETF基金,全称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是一种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跟踪某一特定指数(如股票指数、债券指数、商品指数等)的基金。ETF结合了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运作特点,投资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同时,又可以像封闭式基金一样在证券市场上按市场价格买卖ETF份额。
ETF作为市场资金流动的重要指示器与长期资金入市的新驱动力,不仅为权益资产市场增添了流动性,有效缓解了市场的波动性;而且为投资者提供了高效配置的渠道,构建了一个稳健可靠的交易框架。上交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资金净流入居前的20只ETF中,A股ETF占据四席,分别为易方达沪深300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和华夏沪深300ETF,在全球分别排名第6、第7、第13和第14位。
9月24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优化权益类基金产品注册,大力推动宽基ETF等指数化产品创新,适时推出更多包括创业板、科创板等中小盘ETF基金产品,更好服务投资者,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多重政策利好加码,助力增量资金借道指数基金流入股市,ETF市场容量不断扩大。
继去年12月突破2万亿元后,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ETF市场再次取得里程碑式成绩,拿下3万亿元大关。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全市场ETF的规模达到3.41万亿元,较9月初增加6460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其中股票型ETF9月增长了约6000亿元,贡献了主要的规模增量。
具体来看,股票型ETF贡献了主要的规模增量,截至9月30日,股票型ETF的规模已超过2.65万亿元,突破2.5万亿元大关,9月份增长了约6000亿元。同期,跨境型ETF、债券型ETF、商品型ETF、分别增长565.05亿元、66.1亿元、32.88亿元,而货币型ETF则减少360.39亿元。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ETF产品也在不断创新。例如,推出更多包括创业板、科创板等中小盘ETF基金产品,以及针对不同行业、主题和策略的ETF产品。机构投资者在ETF市场中的持仓比例不断增加,成为ETF市场的重要力量。同时,个人投资者对ETF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推动了ETF市场的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市场空间,业内人士持有乐观预期。随着中长期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且市场本身的稳定性日益巩固,指数化投资的规模有望迎来持续增长。具体而言,两方面因素将发挥关键作用:一是以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个人养老金等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因其配置性需求强烈,预计将持续加大入市力度,从而推动指数化投资规模的不断攀升;二是随着A股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核心资产的市值快速增长,更多投资者或将愈发青睐以宽基指数为核心的被动投资工具,进一步促进指数化投资的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