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中国肉鸡加工行业市场前瞻与未来投资战略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快餐业、外卖等新兴餐饮模式的迅猛发展,肉鸡需求量不断增加。肉鸡加工是指将宰杀后的鸡进行一系列工艺处理的过程,这些过程通常包括分割、清洗、冷却、包装等环节,以制成可供消费者直接食用或进一步加工的鸡肉产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肉鸡生产主要由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两部分组成。白羽肉鸡:是进口品种,具有生长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规模化养殖,主要面向大众市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白羽肉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同时,由于白羽肉鸡生长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其产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黄羽肉鸡:是本土优质品种,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肉质和口感更佳,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场。大型黄羽肉鸡养殖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活禽市场关闭(黄肉鸡销售的主要市场平台)等政策性因素的影响,黄肉鸡产量自2019年以来一直在下降,市场占比也在缩减。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鸡肉生产和消费国家之一,肉鸡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数据显示,中国肉鸡市场规模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3603.6亿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例如,2024年前5个月,肉鸡出栏量同比增加7.6%,肉产量同比增加9.6%。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肉鸡加工行业的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但市场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产业链延伸等方式,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力。以出栏量作为我国肉鸡养殖行业集中度的衡量标准,2022年我国肉鸡出栏量位居前五的企业合计出栏30.5亿羽,CR5(即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为31%。其中,温氏股份的肉鸡出栏量位居全国第一,为10.8亿羽,占全国肉鸡总出栏量的份额约为11%。
在TOP50榜单中,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温氏股份、禾丰股份、圣农发展等企业在饲养量、屠宰量、加工能力等方面不相上下,都在不断加大投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这些企业在品牌建设、产品创新、渠道拓展等方面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肉鸡养殖行业的规模化趋势日益明显。大型企业凭借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规模化养殖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还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鸡肉的需求。为了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多的肉鸡企业开始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现一体化发展。从种鸡繁育、饲料生产、肉鸡养殖到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企业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结构,提高附加值。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自动化养殖技术在肉鸡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准控制、疾病监测和预防、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未来,健康、绿色将成为鲜鸡肉消费的重要趋势。消费者将更加注重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性,倾向于购买来源清晰、质量可靠的鲜鸡肉产品。同时,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线上消费方式的兴起,鲜鸡肉的消费场景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渠道购买鲜鸡肉产品,这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增长机遇。同时,冷链物流和保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保障线上购买的鲜鸡肉产品能够保持较好的品质和口感。综上所述,肉鸡加工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竞争格局日益激烈、品种结构不断优化以及发展趋势向规模化、一体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变的特点。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