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农膜行业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膜行业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主要生产和供应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塑料薄膜,如地膜和棚膜。这些薄膜在提高地温、保湿、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抑制杂草生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农膜行业的上游主要涉及聚乙烯、聚丙烯等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中游则是农膜的生产环节,包括各种类型农膜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下游则主要应用于农田覆盖、灌渠和贮水池内衬、食用菌栽培等领域。整个产业链紧密相连,共同推动着农膜行业的发展。
1、市场规模与增长
全球市场: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2024年,全球塑料农膜市场规模约为498亿美元,显示出稳定增长的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农膜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CAGR)较高。
中国市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塑料农膜市场规模同样庞大。2023年,中国农膜市场规模达到了328.7亿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9年,中国农膜市场规模将达到449亿元,2023~202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31%。此外,也有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农膜市场规模达到了352亿元。
2、产量与增速
总产量:近年来,中国农用薄膜的产量保持不断增长,但增速较为缓慢。例如,2024上半年中国农膜产量达到40.6万吨,同比增长1.19%,增速虽小但显示出行业的稳健发展态势。
企业数量与规模:中国农膜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凭借其品牌优势、资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众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则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3、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
政策支持:政府高度重视农用薄膜行业的绿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塑料薄膜行业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这些政策为农用薄膜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推动了行业的市场前景向好。
技术创新:农用薄膜行业的技术进步显著,多层共挤、纳米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农用薄膜的性能。同时,新型农用薄膜的研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抗紫外线、抗老化、保温保湿等功能性薄膜的推出,满足了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
1、市场参与者
国内企业:中国拥有众多农膜生产企业,其中包括一些规模较大、具备一定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企业,如金发科技、国恩股份、普利特等。这些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等手段提升竞争力。
国外企业:一些国外企业在农膜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竞争优势,部分产品已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
农户自制:部分农户会选择自制农膜,以降低成本和满足个性化需求。虽然这部分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在某些地区或特定情况下,农户自制农膜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2、市场份额与集中度
市场份额:目前,中国农膜市场的竞争较为激烈,多家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以金发科技为例,该公司在农膜领域的销售额较高,占全国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然而,由于市场参与者众多,市场份额相对分散,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完全主导市场。
集中度:中国农膜行业的集中度偏低,大量小微型企业分散在市场中,市场份额不足40%。相比之下,规模以上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的市场份额较高,但整体而言,行业的集中度仍有待提高。
3、竞争格局特点
产品同质化: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同质化产品。这使得企业在竞争中难以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占据优势地位,而更多地依赖于价格竞争。
地域性竞争:农膜行业的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地区的农膜生产企业往往以本地市场为主,形成了一定的地域性竞争格局。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地域性竞争逐渐减弱,全国性竞争趋势增强。
绿色环保趋势: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法规的加强,绿色环保型农膜的市场份额逐渐增长。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广生物降解地膜等环保型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法规要求。
1、农膜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环保型农膜成为主流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传统塑料农膜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因此,长寿命、可循环、可降解的高端化、绿色化农膜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实施了限制传统塑料使用的法规,推动了可降解和生物基塑料膜的研发和应用。未来,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功能化和专业化
随着农业生产需求的不断细化,对农膜产品的功能性和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农作物和种植环境,开发具有特定功能的农膜产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针对西南地区的葡萄专用膜,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防流滴、调温等性能,满足作物种植的需求。未来,具有抗病虫害、增强光合作用等功能的农用塑料薄膜将成为市场的新宠。
智能化和数字化
随着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农用薄膜将成为行业的新趋势。智能化农用薄膜能够实现精准控制和智能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例如,将传感器和自动化系统集成到农膜中,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参数,并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自动调节。这一趋势将推动农膜行业向更加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行业集中度提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淘汰落后产能步伐的加快,农膜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大型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也将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式提升自身竞争力,争取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2、农膜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全球塑料农膜市场规模约为4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8%,显示出市场稳定增长的态势。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塑料农膜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中国农膜市场规模达到了352亿元,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9年,中国农膜市场规模将达到449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3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政府高度重视农用薄膜行业的绿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塑料薄膜行业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这些政策为农用薄膜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推动了行业的市场前景向好。例如,《农用薄膜管理办法》的实施,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推动了行业的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
农用薄膜行业的技术进步显著,多层共挤、纳米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农用薄膜的性能。同时,新型农用薄膜的研发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抗紫外线、抗老化、保温保湿等功能性薄膜的推出,满足了不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这些技术创新将推动农用薄膜行业的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区域化、特色化发展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的种植环境和作物种类千差万别,未来农业产业布局也将向区域化、特色化发展。因此,对农膜产品的需求也将具有差异化特征。根据农作物种植需求针对性开发的高端及专用农膜将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例如,针对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和盐碱地特点,开发具有耐盐碱、抗旱等功能的农膜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欲了解农膜行业深度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