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人血白蛋白行业市场现状、前景趋势研究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白蛋白是多种疾病不可或缺的治疗药,医院临床的急救药和重症患者的必备药,生物医药必不可少的原料、辅料,在疫苗生产、细胞培养基等领域也被大量使用。近年来,国内对白蛋白使用量增加明显,我国每年临床需要白蛋白产品约合6000多万瓶,但有超60%靠从欧美国家进口。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类药物,用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健康人中采集的血浆分离提取,并经60℃、10小时加温灭活病毒后制成,含适宜稳定剂,不含防腐剂和抗生素。目前,人血白蛋白市场主流产品有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人血白蛋白粉剂、人血白蛋白冻干粉、人血白蛋白片剂和人血白蛋白原液等。其适应症包括: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低蛋白血症的防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且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这使得临床对人血白蛋白的需求量大。数据显示,近年来人血白蛋白销售额稳居全国等级医院市场TOP10药品首位,且呈现稳步增长态势,2022年增长至175.2亿元,2023年1-9月达到161亿元,预计2023年其销售额将超过2022年的175.2亿元。从市场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人血白蛋白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发展向好,带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由2018年的18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39亿元。
2024年1—6月,血制品行业中白蛋白、静丙批签发同比下降;二季度白蛋白签发批次同比基本持平,静丙恢复同比增长。VIII因子、狂免上半年批签发保持增长,纤原、PCC等同比下降。零售端价格方面,静丙零售价格持续增长,白蛋白有所回落。上半年血制品行业预计保持稳健增长;下半年行业有望延续供需紧平衡格局,行业头部企业有望实现采浆量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具备更多竞争优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示:
目前国内血液制品有较大的缺口。根据博雅生物(30.350, -1.34, -4.23%)2023年年报,国内血浆的需求量超过16000吨,而2023年国内单采血浆站总共能够采集12000吨,国内血液制品的采购量缺口仍然超过4000吨。近年来,各省放松了对血浆采集的限制,2020~2023年国内浆站增加30%。新浆站的开发带来了采浆量的提升,血液制品企业的业绩也将逐步兑现。目前大品种的人血白蛋白和静丙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医疗医保医药的协同发展、经济发展带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社会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以血液制品为代表的生物制品在国内的市场持续扩增。同时,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血液制品的产量和人均消费量仍存有一定的差距和上升空间,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随着并购整合活动的不断增多,国药集团、华润医药等头部药企纷纷加大投入,同时陕煤集团、海尔集团等跨界企业也纷纷入局,血液制品行业的集中度正逐步提升,市场竞争格局亦将面临深刻调整。由此可见,血制品行业的竞争态势日益激烈。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