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第二梯队奢侈品降价 奢侈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奢侈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7232亿元,同比增长7%;中国人奢侈品消费于2023年恢复增长,录得9%的增速,实现10420亿元,重新回归万亿元市场规模,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比重约为38%。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奢侈品市场主要是指高价值、高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包括高档酒类、高端时装、私人飞机、豪华游艇、时尚配饰、珠宝、家居用品、香水、名贵手表等,它是一种高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象征,其高价格本身就是其商品价值的一部分。
近两年,爱马仕、香奈儿、LV等奢侈品牌频繁涨价,调价已成为行业的常规操作。2024年上半年,全球时尚行业增长持续呈现疲软状态。顶奢品牌集体提价的同时,以巴宝莉、巴黎世家、范思哲为代表的二线奢侈品却纷纷开启降价,奢侈品市场出现“冰火两重天”。
第二梯队奢侈品降价
奢侈品行业普遍遇冷,珠宝腕表行业表现乏力。《202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研究年中更新》报告显示,按当前汇率计算,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额预计下滑1%至3%。这一数据无疑给行业敲响了警钟,预示着市场环境的严峻性。
LVMH集团在2024年的开局并不如预期般顺利。第一季度总体收入为207亿欧元,同比下降2%,但有机收入同比增长3%。从地区角度来看,LVMH在亚太市场(除日本外)的销售额下跌了6%,这主要受到了中国市场的影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市场的酒类消费需求疲软,且消费有所回流海外,但中国消费者在全球范围内的奢侈品消费贡献总额仍在增长。
奢侈品行业遇冷,头部品牌尚且忧虑,第二梯队的品牌日子更难熬。据华尔街日报援引Bernstein数据,奢侈品牌Burberry和YSL正试图通过降价来重新赢回消费者。
对于全球市场来说,中国市场一直都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销售端。2023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占全球比重约为38%,消费额达到10420亿元人民币,重新回归万亿元市场规模。尽管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但中国奢侈品市场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消费城市方面,上海、北京和三亚是中国奢侈品消费的核心城市,其中上海以535亿元人民币的消费额位居榜首。从省份来看,浙江和江苏是奢侈品消费整体贡献力最大的两个省份,而杭州则领衔中国城市奢侈品消费客单价榜单。
从群体上看,年轻人成为奢侈品消费主力军,他们呈现多元、复杂的消费心理和模式。一些奢侈品牌开始通过研究年轻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来调整了产品和市场策略。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显示:
多家奢侈品公司财报显示,奢侈品行业承压已成定局。超头部奢侈品牌开始告别高增长,部分二线奢侈品牌业绩则表现出倒退态势,疲软的品牌业绩昭告着全球奢侈品市场陷入低迷。
中国市场仍被奢侈品企业看好。但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呈现出诸多变化。一是奢侈品消费呈现出了小众化、多样化等趋势,一些中国高端品牌的兴起,吸引走了部分消费者。二是不少年轻人不再愿意为过高的品牌溢价“买单”,更追求性价比。
随着中国高净值人群持续扩大,品味和购买力大幅提升,以及新兴消费群的成长,如何重拾中国市场信心,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与快速变化的市场保持同频,将成为下半年的关键。202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增速预计将在12%左右,将略等于全球奢侈品行业增速,中国消费者奢侈品消费外流状态将进一步得到遏制,中国区域奢侈品市场占中国人奢侈品市场的比重未来几年将进入常态化区间60%-65%。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报告准确把握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