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药品行业调研分析 医保谈判药品累计为群众减负超7000亿元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医保谈判药品累计为群众减负超7000亿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介绍,国家医保局成立6年来,谈判药品已惠及参保患者7.2亿人次,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等多重因素,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了7000亿元。
李滔表示,国家医保局坚持医保药品目录“每年一调”,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新药好药新增进入医保目录,目录内品种的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6年来医保药品目录坚持动态调整,累计新调入药品744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的数量从2017年的2535种增加到现在的3088种。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累计有700余种救急救命的好药、创新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通过谈判新增的446个药品,其中大部分为近年来新上市、临床价值高的药品,覆盖目录31个治疗领域。
医保目录每年新增药品简述
2019年医保药品目录常规准入部分共新增了148个品种。
2020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共有119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
2021年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新纳入药品精准补齐肿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见病、妇女儿童等用药需求,共涉及21个临床组别。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2022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精神病等慢性病用药56种,肿瘤用药23种,抗感染用药17种,罕见病用药7种,新冠肺炎治疗用药2种,还有其他领域的用药6种。
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已增至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药品市场需求受人口结构、疾病谱变化、经济水平及医保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药物需求持续增长;同时,公众健康意识提升,促使药品消费结构向多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
药品行业调研分析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医疗支出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制药工业的发展,新的医疗技术、医疗器械、医药产品层出不穷,药品行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我国的药品市场正在不断改革,目标是充分借鉴欧美日等成熟国家市场的药政管理经验及自身国情,提升药品行业的市场规范化程度。在规范市场环境下,原料药企业需要同时接受药政监管部门、上市许可持有人对自身的审计监督,加重了自身的质量责任,拥有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更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药品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研发生产、销售流通及终端使用等多个环节。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提供基础化工原料、药用辅料等;中游制药企业负责药品的研发、生产及质量控制,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下游通过医疗机构、药店、电商平台等渠道将药品送达终端消费者手中。产业链各环节紧密协作,共同推动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药品产业链不断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想要了解更多药品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报告对我国药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药品前十大企业的研发、产销、战略、经营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