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4年中国保障房建设行业现状分析 广州将收购商品房作保障房
-
- 北京用户提问:市场竞争激烈,外来强手加大布局,国内主题公园如何突围?
- 上海用户提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发布,船舶制造企业的机
- 江苏用户提问:研发水平落后,低端产品比例大,医药企业如何实现转型?
- 广东用户提问:中国海洋经济走出去的新路径在哪?该如何去制定长远规划?
- 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 浙江用户提问:细分领域差异化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如何把握最佳机遇?
- 湖北用户提问:汽车工业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在哪里?
- 江西用户提问: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怎么推动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将收购商品房作保障房
据广州日报报道,11月18日,广州安居集团发布公告,将收购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要求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收购将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双方自愿等原则。
征集范围是广州市内已建成的存量商品房房源,房源所属项目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较为齐全。房源须满足五项条件:资产负债和法律关系清晰;已取得竣工联合验收意见书;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房源权属清晰可交易,不存在查封登记、异议登记等限制,存在抵押等权利限制的,应取得相关权利人书面同意;优先选取整栋或整单元未售、可实现封闭管理的楼栋项目。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截至2024年10月底,广州全市商品住宅显性库存量为1329.7万平方米,出清周期达21.4个月。其中,90平方米以下户型的库存量为319.9万平方米,占比约24%,出清周期为20.4个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中低收入群体对安全、稳定居住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保障性住房作为政府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基本住房保障,有效缓解了这部分人群的住房压力。
近年来,中国保障房建设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随着政府对民生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
2024年5月1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分析:
从深圳市住房保障署获悉,11月20日该署启动七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配租工作。本批次住房按照《深圳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办法》面向符合条件的市民配租,租金按照市场参考租金的百分之六十确定。
深圳市住房保障署开启了七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配租,总共推出2705套房源,租金约为市场价的六折,这一举措首次由政府直接面向个人配租,打破了过去企业申请再配租的模式。
房源分布于光明区、坪山区和大鹏新区,包括光明区的安联尚璟府等四个项目,坪山区的两个项目,以及大鹏新区的人才公寓项目。租赁申请结束后,将通过公证摇号确定选房顺序,并核查申请家庭的资格,公示无异议后即可选房并签订租赁合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住房需求的增长,保障性住房建设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内,行业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政府将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保障房建设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保障房建设行业的市场规模、保障房建设市场供需求状况、保障房建设市场竞争状况和保障房建设主要企业经营情况、保障房建设市场主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对保障房建设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保障房建设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合理分析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投资价值,同时提出行业投资策略、生产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想要了解更多保障房建设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